第(2/3)页 千度是铧国最早把人工智能确定为战略级研发项目的互联网公司,早在和星瑞联合成立REDO之前就已经把实验室开到硅谷去了,对人工智能的投入早就超过200亿。 正是因为起步早,千度也被誉为AI人才的黄埔军校,当其他竞争对手也挤进这个赛道之后,都把目光瞄向千度的人才储备,各种双倍薪酬三倍工资五倍奖金的许诺,搞的千度人心思变,都起了跳槽的心思。 幸好李睿早早下手,说服了罗宾把不少人才从千度调入REDO,并通过各种内部晋升体系,丰厚的薪酬和严格的竞业协议挖下了足够深的护城河,才能避免人才危机。 而且李睿是第一个把手伸向学界的人,先以REDO公司的名义,出钱赞助举办各种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学术会议,由于辛顿教授的名望,每次都能吸引不少领域内的学者和工程师,然后这些人就变成了REDO的目标,用各种优厚待遇为手段,把他们拉到REDO,如果他们不想来多伦多的话也没问题,伦敦的DEEPMIND和硅谷的OPENAI怎么样?三个选择,总有一个你会喜欢的吧。 实在特别重要的人才,李睿也会为他们就近设立实验室,反正主打的就是一个下手狠,提前把各方面的人才都收罗进来。 REDO当然也没有放过每年定期举行的大学校招,虽然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暂时还没办法给人工智能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他们能够成为AI人才库这座金字塔的底座,也是可以用来使唤的牛马,以及具备潜力的后备军,同样十分重要。 唯一可惜的是,有些人才依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加入REDO。 辛顿教授既是人工智能的领军人物,也是这个领域的精神图腾,他的存在确实能够帮助REDO招募到不少人才,但也是因为他的存在,让一些在领域同样拥有不俗能力和地位的人不愿屈居人下。 杨立昆虽然一直和辛顿教授关系良好,但他显然更希望能够独当一面而不是在别人手下做事,于是在扎克的重金邀请下加入了脸书。 鲁斯兰·萨拉赫乌特丁诺夫同样是辛顿的学生,但他也选择加入苹果担任首任AI总监,负责推动苹果智能助理等产品的研发。 还有师从另一位人工智能领域泰山北斗级大佬迈克尔·欧文·乔丹教授的吴恩达和约书亚·本吉奥,他们肯定不会屈居辛顿之下,前者没有答应加入REDO,而是进入了REDO的股东千度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后者则创立了ElementAI。 第(2/3)页